儿童美术教育 请别压抑孩子们的艺术天性
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幅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专家们好奇地问这位小朋友,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孩子回答,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许多评委老师被打动了,这就是孩子的心灵,纯净如水,且充满想象力。
一个孩子,5岁的时候,他会画夸张齿轮下的蜗牛,7岁的时候,他会画厨房里怪异的大青虫,可是,10岁的时候,他只会在老师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画一个中规中矩的纸折人……孩子自己很困惑,为何长大了,小时候的想象力却不见了。
这两个故事有共同的关键词,“何为恰当的艺术教育”。谈及儿童艺术教育,我们都不陌生,街头形形色色的艺术培训比比皆是,让孩子在四五岁开始便接受钢琴、二胡、绘画、声乐培训的家长也不在少数。但究竟何为合适的艺术教育,对少年儿童开展艺术教育该遵循怎样的理念,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
儿童美术教育 请别压抑孩子们的艺术天性
法国有一名著名的风景画家说过,我每天早上起来向上帝祈祷,让我像儿童一样看待世界,儿童的世界是天真的,他看到的世界都是活的。著名画家陈丹青也曾经说过,我不是在教你学画画,我是在教你用眼睛观察世界,然后把你的想法画出来,我也不是教你画世界,而是画你的心。
两位艺术家的话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对儿童开展艺术教育要以孩子的思维和视角。为此,首都师范大学杨景芝教授强调,“一株长生草,周围有很多小天使。这是为什么?孩子说,长生草能长生是有天使守护。是的,长生草有天使守护,可孩子的想象力该由谁守护?我们成年人常犯一个错误,用成人的思维看孩子,我们要蹲下来,赞赏他的创造力。”
许多专家表示,儿童天生就是探索家、创作家、想象家。对他们的思维启蒙是重要的。可是在目前的体制下,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关注艺术技巧,而忽略孩子的创作天性,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往往被禁锢在圈子里。
艺术教育描摹生命的旅程,而儿童艺术教育就是这一场旅程的起点。清华附小教师聂焱就专门提到,“对于美术老师而言,孩子的画作就是他们情感交流的平台,这种交流因为画作而实现永恒。也许有一天,他们长大离你远去,但那些作品就是你曾参与他生命旅程的好证据。”
儿童美术教育 请别压抑孩子们的艺术天性
来自法国的“儿童当代艺术教育实践工作坊”以“线条”为主题,带领大家用各种各样的黑笔、白纸和线做作品。纸上看起来乱糟糟的一堆线,加上个框框,就是个抽象派的艺术品。法国的教师们认为,所谓艺术,从来没有固定的标准,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发现世界的过程。
专家们分析,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一直遵循着“工笔”式的教学方法,讲求细化、关注技术,将重点放在模式化的内容上,导致有“形”而无“神”。这种艺术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儿童的艺术天性。未来,艺术教育更需要的是从“工笔”向“写意”转型,从关注技术转为关注艺术,不在“形似”上过于苛求,而是让孩子们天马行空地在艺术世界遨游,尽情释放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关于儿童美术教育 请别压抑孩子们的艺术天性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还有相关疑问可以通过QQ:1370883995 与老师在线交流,也可拨打电话:0531-67890277进行咨询。通过【预约体验报名】可免费体验我们的教学课程。艺美童画蜡笔禾:www.ymth.cn
上一篇:艺美童画蜡笔禾浅谈儿童绘画心理的四大阶段
下一篇:论儿童美术教育和智能发展的特殊关系
• 浅谈北欧设计王国的儿童美术教育 2015-01-03
• 从儿童美术教育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 2015-01-03
• 从台湾儿童美术教育看现代儿童美术的新趋势 2015-01-03
• 台湾儿童美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 2015-01-03
• 儿童美术教育之鼓励儿童创作的重要性 2015-01-06
• 幼儿色彩感的培养与审美教育 2015-01-07
• 从国内外看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2015-01-10
• 儿童美术教育之利用画画培养宝宝的创造力 201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