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公告

加盟热线:0531-67890277 客服QQ:1370883995

加盟电话:0531-67890277 客服QQ:1370883995

学术交流

美术教育路在何方?看专家如何解读儿童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路在何方?看专家如何解读儿童美术教育

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的美术欣赏教育,应该打破以历史学科为中心和以强势文化为中心的欣赏习惯,应该走出欣赏顺序基本上是以“线——历史”为主导,以“点——美术家”和“画——地域美术”为辅助的欣赏方式。这种分类已严重制约了“读图时代”美术欣赏活动,甚至美术批评的开展。

经典美术作品的选择,应以艺术家个人艺术观念的体现为“精髓”;流行(大众)美术作品的选择应该以时代性的体现为“精髓”;乡土(民间)美术作品的选择应以民族性的体现为“精髓”。三种美术表现,是互补和随时可能变化的关系。

要重视地域文化在美术课程中的意义

在传统的美术课程中,强调的是,把“经典”的学习内容列入课程,这样的提法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只有课程中那远在希腊和北京的古建筑、艺术品才是经典,才是文化,才是艺术。而身边的民居建筑或“草根艺术”就不是艺术、不是文化。这就妨碍学生对艺术与文化起源,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妨碍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价值的重视。

在美术课程改革中,必须顺应学生艺术学习的心理发展阶段,处理好经典与意义的关系,关注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的学习活动,借助文化情境,让地域文化或经典在学生的身上产生意义。

人类文化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许多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以“非遗”的眼光看,它就是经典。让学生了解人类共同拥有的经典艺术,认识到它们的普遍价值,是美术课程的任务。让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被学生了解,同样是美术课程的重要任务。

另外,人文精神的涵养,现在越来越成为美术课程改革中令人关注的问题。

人文精神的涵养,不是靠思想教育和口号,它全靠人的生存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点一滴生成的。在家乡的节庆文化情境中参与、体验、创作,这就是涵养人文精神的初方式。

农村儿童美术教育要保护儿童原创精神

自古以来,艺术作为生命的表现,因其显著的情感效果和多样的社会功能,一直被当作有效的教育手段。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儿童,都离不开艺术教育。但就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艺术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的艺术教育,虽然这些年状况有所缓解,但艺术教师短缺、开课率不足、资源匮乏等现象依然存在。

在多元化现代社会中,儿童美术教育就严格意义来说,应该更加宽泛并接近生命的本质,因种种原因,现在城市部分孩子的美术作品却出现了某些雷同和缺乏想象力的现象,倒是农村孩子的画尽管显得幼稚,但质朴、鲜活,还充满想象。学习民族民间美术对于儿童来说,具有的意义不仅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同时还孕育着他们在美术学习中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对儿童原创精神的保护,在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中也是极其重要的。

擦亮少儿美术教育活动地域文化“印记”

在少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客观存在着不同地域样式的美术作品,其风情千种,各不相同,明显受到地域文化民间艺术和外来流行文化模式画谱的影响,文化的交互作用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当大家回到本民族的本源,从原始的风俗礼仪中开展田野调查,既查证了历史,又传承了文化,汲取其原生态的养料,才能为教育所用,不至于被表层的现象所迷惑,为校本教材所用。

从地域文化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的特征和规律来看,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还要倡导:地域文化是人们长期的真实体验,只有直接体验才能产生直觉——直觉即为艺术,而艺术一定是个性的、创造的,而且带有情感的,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艺术创作一定是感觉先行,概念法则不能先入为主,教师要有意识而为之。

乡土美术校本课程研发是教师能力的增长点

新课程之后的美术教育,具典型的应数各地教师充分开发与利用当地文化艺术资源,编写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乡土美术校本课程。这些乡土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与拓展了国家课程,丰富了学校美术教育的内容,增强了美术课程的适应性,使美术教学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作为一个资源开发的亲历者]校本课程开发的推动者,我在这过程中发现:尽管新课程强调教师角色由课改前单一的课程执行行,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参与者,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的实施,更是给予教师课程开发的自主权。

但由于,教师长期处于课程执行者的角色,缺乏相应的课程建构理论素养课程开发实践经验;教师的研究意识刚刚唤醒,缺乏相应的校本课程行动研究执行力;大多数的教师初步接触乡土美术教育资源,乡土美术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乡土美术校本课程研发是个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借其研发过程,教师乡土美术素养、行动研究能力及课程构建能力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美术馆校园巡展有利于推动艺术教育

长年以来,台湾中小学的校园生态有一些较严重的问题,许多学校的艺术与人文教育形同虚设。高雄儿童美术馆校园巡回教育展带来了新契机,规划的展览以儿童的美学理解系统出发,精心设计的探索活动,让每个人都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

高儿美馆的诸多展览一直推到学校现场,以个人所服务的学校而言,三年多来非正式统计至少有8-10个档次。这些历程很有趣,可归纳为:主题策展模式、展览延续模式、展览诱发统整课程模式、课程设计导入展览模式。

这点对于都会区以外的学校有很强烈的冲击,长期以来的空间阻隔和资源落差,这里的文化化景致既原始且略显粗糙,高儿美术馆的许多到校展览正好弥补了这样的不足。也影响师生,大家开始思考美感与品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对话增加了,美的语汇越来越多,这不是偶尔带师生到美术馆浅尝可得,而是可以真正实践美感浸润文化平权的开始。

以上是关于美术教育路在何方?看专家如何解读儿童美术教育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还有相关疑问可以通过QQ:1370883995 与老师在线交流,也可拨打电话:0531-67890277进行咨询。通过【预约体验报名】可免费体验我们的教学课程。艺美童画蜡笔禾:www.ymth.cn

上一篇:谈儿童美术教育:艺术兴趣比天赋更重要
下一篇:儿童美术教育:孩子的涂鸦含义原来如此丰富

儿童美术教育对儿童成长的意义有哪些 2015-10-25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艺术价值观 201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