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个很有资格谈论教育的人,虽然我是一个师範的毕业生,毕业后在小学实习一年后直接转进游戏公司工作。严格说起来,我只是教育界的一个逃兵,但是在小学的那一年,影响我甚多。
先从【天份】这两字开始说吧,不过天份这个命题实在太复杂了,所以这篇我把命题缩小到【美术天份】,会比较容易讨论一点。
身为学生的时候,比较的对象是自己跟身边的人,想法可能是这样:
【我画的比其他的同学好,我画的比哥哥姐姐好,我画的比爸爸妈妈好,所以我有天份!】
但是对老师来说,一个学生有没有画图的天份,并不是把这个学生跟那些连画笔都没握过的人去比较的,是:
【整个学年、整所学校的、整个县市、甚至该学校全部的毕业生裡面,会画图的人彼此间互相比较,去判断这个学生到底有没有美术天份】
跟那些人比起来,恐怕没多少人真的敢说自己很有天份。
再来我想要区分出【专家】跟【天才】两种截然不同的特性,
在小学的那一年,学校有举办例行性的艺术季,其中包含全校的绘图比赛,那次我有混去当评审。
当时拿下全校第一的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绘画的主体是一隻小提琴,背景则是一架钢琴,画的相当逼真,小提琴是以褐色为主的物体,褐色并不是一种容易掌控的颜色,因为那是泥土、粪便的颜色,但是又非常接近金色,换句话说,作画者对于颜色的控制度跟敏感度要很精準,才画得出专属小提琴的富丽与堂皇,而他是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所以这个孩子没有任何意外的就当了第一名。
对于那张图我在两年后的今天,感想还是只有一句话:「画的很好。」
没有什么感情的一句话。
我把这样的孩子称做专家,只要有一点点的美术天份(大概30-50人可以找到一个),然后送去美术班学个一两年,几乎都能做到这样的水準,所谓的专家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
再来说说另一个孩子,刚好在我的班上,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肤色有点像塬住民(或是更黑一点),数学总是考60-70分,也常常没带课本作业,是班上打躲避球的主将,虽然好动但是话并不多。
有次跟着学生去上美术课时候,老师要她们画【学校(裡面有的东西)】,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画校舍跟操场,但是那女孩画的是【厕所前的盆栽】,
我看到的时候只是铅笔稿,塬始未经修饰的铅笔稿,在那张朴素四开图画纸上,勾勒着曼妙的线条,这种大开大合的构图,我就算拿了20几年的铅笔也没办法画到这么乾净漂亮。
我震摄在那张图面前许久,也是第一次这么深刻认知到天才的存在,有些人天生就知道画面怎么安排是漂亮的,后那张没画完的盆栽被美术老师拿去当做讲解图片。
这样的孩子,大概整个学年(300-500人才能找到一个)
在我的想法裡面,所谓的天才(才气),是完全体制外的存在,只要他们愿意,不管环境(体制)再怎么艰难,就算没受过什么训练或教育,也能够创造出专属于自己的技法的人。但是天才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能够成为NEW TYPE的人,几十年可能也不见得有一个。
而且要请大家一定要记得,我们的教育,是爲了广大的,80%甚至90%以上的普通人而设置的,而且教育有他的【目的】存在,举个明显的例子,日本皇民化时期在台办学,目的就是为了把台湾人教育成以为自己是日本人。近年来,随着世界化、资讯化、普及化,以及一连串的教育改革政策之后,现在国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心智健全的国家公民】,义务教育的内容,是希望能够成为台湾公民的低限度的知识水平,并不是用来找工作用的。
(写到这裡,我忽然有点反对高中成为义务教育了……)
再把範围缩小一点,一般学校的美术教育,当然不是为了把每个学生都训练成画家(更不是让学生玩游戏看电影或拿去补课用的…),而是培养全体学生(未来的公民)对于美学的素养,以及欣赏作品的纯粹之心。
想要学习技法的人,就应该要选择专业学校,所幸台湾在开放改革之后,并不缺乏美术教育,在我的故乡台中市,高中美术班第一志愿是台中一中(有美保名额,也收女生)、音乐第一志愿是晓明女中,比起学音乐的人来说,学美术还真是便宜又容易呀,这两所学校对台中人是如雷贯耳,绝对是一般人心目中的好学校,完全没有社会价值衝突(被当作坏小孩)的问题。
国中美术班更是多到去GOOGLE随便找都上百万笔,大专院校的美术、设计相关科系,真的是一点也不少,这都还没算上华冈艺校之类的专门学校。
台湾的美术教育甚至是有点氾滥了,我都要怀疑整个就职环境容不容的下这么多的科班毕业生,不过这裡暂时不讨论就职的问题。
接下来要进入我们另一个主题────台湾漫画
其实呢,我比较喜欢非科班出身的人来担任漫画家,漫画不同于传统绘画,而是更简洁的、更大众的、更亲民、用连续的图片以及文字组合的表现方式,内容可以诙谐、讽刺、冒险、爱情、侠义、奇幻、颂扬、抒情、叙事、纪录…完全没有任何限制。
非科班出身的漫画家、甚至有过各式各样工作经验、人生阅歷的漫画家跟空有技法,爲赋新辞强说愁的年轻人一比,那内涵完全是不一样的。
在回答深度不足四个字的时候,我脑海里闪过的就是─────
是不是书唸(阅读)的不够?
这边的唸书并不是指学歷,而是阅读的质与量,尤其是文字阅读的部分,大家都知道台漫要加油,加油总要有个方向,漫画跟一般绘画大的不同,就是他有字,有对白,对白的好与坏对于一部漫画吸引人与否也是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强调了这么大篇幅的深度,可能有人会反驳说:漫画就是轻鬆休閒时候看的东西呀,弄得这么曲高和寡读者怎么看的下去?
我所谓的深度并不是指他的(知识上、道德上)的艰涩,而是(内容上)的深度。
这辈子20多年来,被我当做神作的漫画,叫做ONE PIECE(海贼王),他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少年说我要当海贼王,就出海冒险了。画风也很简单,说不定还一堆人嫌他丑,但是有任何一个人会认为海贼王没有深度(内容)吗?
我们来尝试着把深度这两字更加白话去分析,或许可以细分成几个部分:
(一)画面的丰富度:
日漫就跟日漫来比较就好,同样走去漫画店翻JUMP叁巨头海贼、火影、死神这叁部漫画,这叁部漫画我都有买,海贼跟其他两部有怎样的决定性不同?
答案就是画面丰富度上,海贼的每一格都塞的满满很多东西,每一次重看海贼都有新的发现,就算已经看过网路连载,依然是毫不犹豫去买单行本,收藏价值就明显高出其他两部甚多,另外两部可能就是心情好(或是喜欢的角色忽然有戏份了)才会买个一本。
评断一部漫画的深度,容易的方式就是────
你会不会想去重看他?
(二)人物刻画与情感表现
这也是我几乎不买同人的塬因,尤其是同人漫画界,充斥太多不知所以然的爱与恨,整本20-30p(画技姑且不论好了)满满的,苦苦的(?)生离死别,漫画并不是插画呀!
人物刻画与人物设定,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层次,一个漫画家能够稳稳掌控多少个角色(尤其是出场率高的旧角色),在合理的情况下去发展意外的剧本,这就是漫画家的功力。
终归来说,要提升漫画作品的深度,漫画家的自我进修真的是非常重要,甚至比磨练画技本身更加重要,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可以脱离人群,并不是说每天把自己关在家裡就能画出好漫画的(闭门个10年也许可以吧),因为漫画就是画人的故事。
以上是关于儿童美术看台湾之台湾漫画与美术教育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还有相关疑问可以通过QQ:1370883995 与老师在线交流,也可拨打电话:0531-67890277进行咨询。通过【预约体验报名】可免费体验我们的教学课程。艺美童画蜡笔禾:www.ymth.cn
上一篇:为何要让小朋友学习儿童美术教育
下一篇:浅谈儿童美术教育裡家长常问的问题
• 浅谈北欧设计王国的儿童美术教育 2015-01-03
• 从儿童美术教育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 2015-01-03
• 从台湾儿童美术教育看现代儿童美术的新趋势 2015-01-03
• 家长们应怎样欣赏孩子的画作 2015-01-03
• 台湾儿童美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 2015-01-03
• 儿童美术教育之鼓励儿童创作的重要性 2015-01-06
• 少儿美术创作:今与昔 2015-01-06
• 经验是儿童绘画好的导师 20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