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学龄前的后这个阶段,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能力捕捉现实世界的图像,并以自己特有的线条表现出来。但对他们来说,画画依旧不是现实的重现。
当线条与图像世界被连接起来之后,大多数有自信、未受干扰、内心想像与情感丰富的孩子,他们就像发现了新世界似的,开始一张图接着一张地画着,从不断重复中,将塬本意外创造的线条、形状,转化为固定、代表特定物件的符号,常见的,就是有叁角形屋顶的房子。
看这个年纪的孩子画画,在我个人而言,是愉悦与惊叹的时刻。他们几乎无所畏惧、毫不退却,想画什么,就能画得出来。也因此,成人往往误以为「我的孩子很会画画」,就让他去学画吧!试图延续这种高度创造力,甚至希望孩子的画变得更「好」,更丰富真实,完成度更高。但是,很不幸的,这其中的误解多于真实。虽然,我们看得出来这个年龄的孩子画的是什么,但它依然跟真实有距离。许多理论试图解释造成儿童画与真实之间的距离的原因何在:有人说,孩子画的是他们所认识的世界;有人认为孩子会特意夸张他们印象深刻的部分,是经验的重现;孩子所创造特定线条与形状,是他们「经过反覆观察与辛勤『试验』之后,才得到的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他解释了儿童绘画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如果一个儿童用一个圆圈去再现一个人的头部,这个圆圈就不是从某一具体的人头中得到的,而是一个真正的创造物」。有趣的是,就以「人」的形象来看,世界上不同角落的学龄前幼儿所画出的人,都有相近的形象。华德福教育认为这正是图画隐含了孩子心智状态的证明。
注意观察这个年龄的孩子画画时所说的话,你可以清楚听到他们试图以语言与图像同时表现他们想要呈现的情境,这情境往往是有故事性、有场景、是虚实交织的。画纸上呈现的往往只有一部分的内容或某一特定的瞬间而已,随着情节的发展,他们会加入更多东西,甚至修改已完成的图像。情境,基本上,是他们脑袋裡的东西。所以,试图让他们做真实的「写生」,其实是不太可能的。孩子往往对此感到纳闷,或即使真能这么做,也会力不从心。更难理解的是成人的指导:「你有没有看到……?……上面有什么吗?你可以这样或那样画……」。
幼年的画画活动,是人类神秘而难解的语言。它是孩子沟通与再现的初尝试,再现的不只是真实,有更多是想像的世界。我们误以为激发与延续孩子创造力的方式,是指导他们画画。然而,教育从不是自表面着手,哪里不好就补什么,什么好就加强什么,其实只是暂时改变的表象,是简化了人类的认知结构与情感发展的复杂性。只有肢体的运动、操作、实践,加上温暖、美好而稳定的环境,以及围绕週遭的成人开放而尊重的对待,才能培养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丰富的内心世界,正是孕育五岁之后的孩子能有不枯竭的灵感,持续不断画画,并乐于以不同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沃土。
以上是关于台湾少儿美术教育之孩子为什么喜欢画画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还有相关疑问可以通过QQ:1370883995 与老师在线交流,也可拨打电话:0531-67890277进行咨询。通过【预约体验报名】可免费体验我们的教学课程。艺美童画蜡笔禾:www.ymth.cn
上一篇:台湾少儿美术教育之汉宝德谈艺术教育
下一篇:台湾儿童美术教育之幼儿涂鸦与剪贴